通讯员 余鹏 刘承富 文/图
今年以来,针对外部市场萎缩、项目利润微薄的实际,工程公司特种分公司把降本增效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成本管控,强化技术创新,深挖内部创效空间,构建起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要素管理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打出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组合拳”,取得较好成效。
一
为进一步减少非生产性费用,今年2月份,该公司中沟湾尾矿库两个项目部决定取消职工通勤车,要求职工驻扎在施工现场。对此,部分职工不理解,抱怨项目部的做法“不厚道”。
“取消通勤车,每年可节约运输费40万元。现在活不好找,更不好干,要想挣到这40万元,需要几百万元产值来支撑。”项目部“算账式”的解释得到了职工普遍认同。在项目部开展的“大干三季度,我该怎么做”大讨论活动中,一名职工说:“现在的工作量比往年有所增加,大家之所以这么认真地干,就是为了让项目部多完成产值、多创造利润,职工才能得到更多实惠。”
二
“针对矿业公司朱兰铁矿分公司南帮局部滑体治理工程需要的1400米铜芯电缆,我们积极与采购部门协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从其他单位调拨的方式,满足了现场施工需要,降低采购成本34万元。”10月14日,该公司市内第一工程处材料管理员曾敏介绍说。
笔者见到曾敏时,他正拿着采购清单与库存材料进行比对。作为市内第一工程处的物资管理人员,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是工作重点。曾敏说:“我们现在严格执行‘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哪怕是一个螺栓、一根角钢,只要库存清单上有的,我们都会先利用库存。这样做,虽然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只要能把成本降下来,再辛苦都觉得值。”
该公司加大物资管控力度,不定期核查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把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到现场施工各个环节,做好节余材料回收等工作。该公司根据工程项目材料和设备费用控制流程,完善物资输送信息跟踪制度和供应商信息价格库,严格实行限价采购,从物资的进货源头上控制费用支出;对电缆、管线、角钢等主要施工材料,必须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后方可提出需求计划,确保物资计划准确率100%;针对作业班组的施工内容下达钢材限额领料单,并要求严格按配料图进行下料,杜绝材料浪费,降低材料成本。
三
在马家田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中,针对库区覆土总量超过129.6万立方米的实际情况,该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反复论证,决定采用井田式覆土施工方法。这在攀钢矿山建设项目中尚属首次。他们根据设计要求,从坝体中间纵向和横向优先铺垫一条主干道,然后网格布置,分区域小块覆土,各工序逐步交替推进,同时为排洪沟修建提供运输通道,缩短了工期,创效50余万元。在尖山地采矿、中沟湾尾矿库局部引进喷浆、锚网工艺和装药台车、钉锤式钻机、爆破测振仪、提升机等先进设备,实现全机械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合理运用新设备、新工艺确保施工质量、进度的同时,该公司职工还开动脑筋,因地制宜改进现有工机具和现场条件,将系统量化降本创效举措落到实处,现场设置加工厂集中进行备件加工,减少吊车使用量,提升了施工作业效率。
四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确保材料计划的精准外,对剩余物料进行再次利用,是该公司提高项目利润的又一重要途径。
前不久,该公司市内第一工程处需要加工制作一批预埋件。该工程处职工集思广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利用某项目厂房拆除下来的旧钢材进行制作,节约施工成本7.2万元。
对很多磨损的备件材料,该公司组织职工及时回收、修理、加工,重复使用,发挥它们的最大使用价值。在该公司机械化处临时维修点,职工们加班加点,对从装载机拆解下来的坏损发动机进行维修。经过拆缸、清洗、鉴定、组装等一系列操作,坏损的发动机重新焕发生机,在装载机上继续发挥作用。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修旧利废、变废为宝,节约费用近百万元。
“机械化处把修旧利废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分系统和环节精准测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坚持‘能加工的不购置,能复用的不报废,能修复的不领新’的原则,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机械化处主任郑亮介绍说。
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成江海。该公司将持续做好成本管理“大文章”,把降本潜力挖出来,把效益提上去,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