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苟华蓉/文 曾伟/图
日前,从四川省职工创新大会上传来喜讯,西昌钢钒维修中心炼铁作业区综合班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五小’活动先进班组”称号。
今日之高光荣耀,源于坚持自强不息、创新进取。2017年,该班初建时,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如何带领团队,完成西昌钢钒炼铁厂三座高炉沟下原料运输系统设备检修保产任务?班长郭自力一直在思考。
郭自力带领班组职工,凭着自力更生的干劲,机智灵活的匠心,做到:技能不强自己练,工作间没有自己建,检修难关自己闯,改善环境自己干。
“小发明”提工效
振动筛的功能是筛选出合格的冶炼物料,经过上料皮带输送到三座高炉冶炼;筛选出的不合格物料,经过返矿皮带回收利用。在振动筛工作中,各种规格不一的物料颗粒下落,冲击磨损着筛底板及皮带溜槽,经常出现因设备磨损,破洞漏料,急需“打补丁”。每次干这样的焊补作业,都需要检修人员从上端料口进入下料溜槽内,置身封闭狭小空间里焊接,高温中暑、烧烫伤、溜嘴内壁悬料块打击伤等风险,简直是避无可避。
郭自力带领班组职工,深入研究分析振动筛工艺技术,把“打补丁”用的冲击点底板由焊接固定式改为活动阀兰式。同时,郭自力专门设计制作了耐磨冲击板,用钢板条做成“一”字形格子,横向交错固定在冲击板内壁。物料下落时,让部分物料堆积在横向钢条上,达到“以料打料”的效果。此法延长振动筛下料溜嘴使用寿命3倍、提高检修工效7倍、设备可开动率23倍,每年创经济效益523万元。他们申报的《一种下料溜嘴装置》,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授权。目前,该班拥有4项国家实用型专利。
“小革新”价值大
如何变废为宝,关键要会动脑。该班职工聚焦降本增效,敢于突破思维定式,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实现废旧材料使用价值最大化。
他们利用废旧输送带,给振动筛筛底板、大梁加装保护垫,有效降低设备磨损,让振动筛整体使用周期寿命延长,已连续使用12年,大大超过设计寿命,创效300余万元。
该班职工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小革新,奋力创建A级示范作业区。他们自己动手搭建了一间4个工位的钳工实训教室,郭自力每天指导班组职工苦练钳工技艺;组织职工挖地基,制作外墙和房梁,一间160平方米的检修工作间拔地而起;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排排货架,整齐摆放着各类工具材料;搭建了班组隔音室,有效降低班组休息室噪音……
“小创造”多创效
“我喜欢在抖音上看诸如绳子打结之类新技术小视频,启发创造性思维。”该班职工陈建笑着说。该班大力推行“精一会二通三”培训,兼工种人数占比66%。10名职工持有电工、焊工、叉车、起重指挥等4类22个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其中4人具备3项以上特种作业兼工种资质。
兼工种作业宽广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该班开展“小创造”的动力源泉。他们结合现场实际,集思广益,每年创造约20项成果。例如:该班开发的“振动筛筛底板分料装置”,将振动筛底板使用周期由3个月延长到8个月,提高物料通过振动筛的颗粒均匀度,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17万元,获得生产厂高度赞誉。
“小攻关”助倒料
如何把高炉不需要的物料快速从料仓倒运出去,还要不扬起灰尘,是环保高效检修保产的难点问题。该班针对原来倒料方式存在人力投入大、安全风险高、环境污染重、倒料时间长等问题,开展“高炉料仓快速倒料”攻关。
他们充分利用返矿运输皮带,加装一种自主设计、制作安装的倒料新装置,投入使用后,满足了快速倒料的需求,有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和二次扬尘,年创效800余万元。该班总结的“高炉料仓快速倒料法”,被维修中心命名为先进操作法。
“小建议”解厂忧
该班牢固树立“生产厂就是客户,下道工序就是市场”的检修保产服务思想,组织职工围绕提高设备安全、高效、低成本运行目标,提“小建议”,为生产厂分忧解难。
该班针对现场人行楼梯踏板堆积球团颗粒,存在滑跌摔伤安全隐患的问题,建议将踏板改为防滑格子板,实施后消除了隐患。近5年来,该班职工提出皮带系统跑偏装置改造、给料机门梁安装方式改造、高炉返矿仓增设应急排料管道等建议300余条,其中重大合理化建议70余项,每年为公司创效300余万元。
5年间,郭自力班长团结带领职工,坚持自立自强,“五小”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