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劳模中的“师徒档”,正是攀钢弘扬劳模精神、传承榜样力量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攀钢各级工会组织加大劳模选树力度,不断完善劳模先进培养、评选、激励等工作制度,新的劳模典型不断涌现。2023年,攀钢各级工会组织共推选“全国三八红旗手”“鞍钢劳模”等30余人。
每一位劳模,都是一面旗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工程公司修建分公司焊工培训中心焊工教师梁恩荣,在20多年职场生涯中,累计完成了数百个工程项目的焊接任务,为“国之重器”和攀钢生产经营作出了突出贡献。四川省劳模、攀长特锻轧厂电气点检员胡波,完成了“提高大盘卷生产效率”等技能创新创效项目50余项,解决了生产现场难题,为特钢生产稳定顺行提供了设备保障。
以劳模先进为引领,攀钢成立技术状元协会,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工作室“提档升级”劳动专项竞赛,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目前,攀钢已建成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21个,牵头组织开展省创新联盟材料能源组活动,每年完成创新项目(成果)400余项。
传承工匠精神
纵深推进技能大赛、选拔技术精英,引领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工匠精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根本在于职业的坚守,是爱岗敬业的表达,是追求极致的体现。”攀钢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攀钢各级工会组织大力推进多板块技能竞赛,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覆盖工种更加多元,参赛职工更加广泛。攀钢第十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共有3000余人次参赛,79个竞赛项目中有3项竞赛纳入省级竞赛项目,立项数量再创新高。
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开展,为挖掘、选拔一批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体现领军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精英提供了依据。
在四川省总工会举办的第四届“四川工匠”评选活动中,攀钢工会合理利用单位推荐、协会推荐、联名推荐等多种参评渠道,开创性协同攀钢各生产基地属地相关地市州工会组织,联名推荐参选人数。最终,从普钢、特钢、钒、钛、多元产业等领域,选拔出了张林、何勇胜、段勇、杨程、胡波、黄运峰、彭恂军等7名同志参选。经过层层评审,7名同志成功当选为第四届“四川工匠”,获评人数创历史新高,并首次获评钒钛领域的“四川工匠”。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四川工匠”、攀钢钒板材厂生技室热轧单元轧钢特级技师段勇,30余年致力于热轧工序轧制技术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为提高1450热轧产线工作辊更换速度和质量,段勇带领团队成员,大胆对粗轧工作辊的换辊程序进行流程再造,形成了《段勇时钟指针定位扁头换工作辊先进操作法》,推行使用后,一年可节约换辊时间40小时,多生产近2万吨板材。
段勇的事迹,折射出攀钢工匠的群画像,他们在攀钢搭建的平台中展示风采、收获荣誉、传承技艺。2023年,攀钢获评全国钢铁(矿山)行业、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单位”,技能竞赛案例在《四川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报》刊发。如今,工匠精神在攀钢各生产基地蔚然成风,以精湛的技术、卓越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为把攀钢打造成为鞍钢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支撑极贡献力量。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促进发展。当前,攀钢各级工会组织正聚焦做生产经营的助推器、职工的知心人、文化的践行者,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自觉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