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17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传媒分公司出版   广告热线:0812-3396100  订阅电话:0812-3390029






2024年05月09日

多部门为新业态劳动者加快撑起“保护伞”

新华社北京5月5日(记者 姜琳 刘巍巍)自2022年7月起,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7省市的美团、饿了么、闪送、货拉拉、曹操出行等7家平台企业开展试点。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801.7万人被纳入保障范围。

“职业伤害保障切实维护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权益,特别是有效发挥了重大伤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这一制度也分散了平台企业经营风险,有助于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介绍,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这一新兴群体如何参加社会保险,试点进行了破题,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将总结经验,研究扩大实施范围。

记者注意到,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站上,设置了专门的职业伤害保障服务板块,显示正在试运行参保信息、待遇给付申请受理、职业伤害确认、待遇发放、办理进度等查询服务。

目前,包括外卖骑手、即时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有8400万人。

从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到出台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专项权益保障政策、合理界定企业劳动保护责任,再到2024年2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相关部门为新业态劳动者加快撑起“保护伞”。

针对“超时工作”这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突出问题,相关指引对企业科学确定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做出了具体细化指导,同时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在优化参保服务方面,除个别超大城市外,各地均已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渠道。

劳动者与平台在报酬等方面有争议怎么办,如何维权?通过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相关部门对劳动报酬、休息时间、职业伤害等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开展一站式联合调解服务。同时不断完善在线调解平台建设,优化调解流程和时限,帮助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 2024-05-09 新华社北京5月5日(记者 姜琳 刘巍巍) 1 1 攀钢日报 content_31425.html 1 多部门为新业态劳动者加快撑起“保护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