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华敏
在矿用汽车维修现场,经常会看到一位老师傅穿梭在每台待维修的矿用汽车之间,忙碌的身影总是伴着满脸汗水和一身油污,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蒋大师”。他就是朱兰铁矿分公司检修作业区矿用汽车维修工、高级技师蒋家国。因工作成绩卓著,他被授予2024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初到矿山立志向
1989年,循着父辈在攀枝花奋斗的足迹,蒋家国来到矿山采场,轮换成为一名矿用汽车维修工。初来乍到的他,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雄伟壮观的矿山采场平台和庞然大物一般的矿石采运车辆,深深地震撼了他。当得知以后的工作就是和这些车辆打交道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
“汽车修理是个又脏又累还考技术的活,况且我们维修的还是矿用汽车,想干好得下足功夫哦!”这是师父赵泽余在第一次与他见面时说的话,蒋家国至今都铭记于心。为了能快速胜任岗位工作,蒋家国白天跟着师傅学技术,下班回宿舍后,就找来《汽车结构原理》《机械制图》等专业书籍看。
“那时学到了东西就想马上投入到实践中去检验。”蒋家国回忆说。在一次现场维修汽车发动机时,蒋家国主动请缨,但结果却不怎么理想。修完的发动机不停冒黑烟,师父告诉他是调试过程出了问题,指导他重新进行调试,发动机运行最终恢复正常。师父跟他说:“汽车修理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步都要做到准确无误才行。”这次维修给蒋家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下定决心要把汽车修理工作干好。
勤学苦干成果丰
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蒋家国的维修技能迅速提升。通过多年刻苦学习和实践,在2002年攀钢汽车修理技术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
多年的矿用汽车维修,蒋家国掌握了不少维修方法和技巧。为将这些经验和技术推而广之,他萌生了写教材的想法。他翻阅大量参考资料,手工绘制了矿用汽车的变速箱液压系统、制动系统等原理图,结合之前记录的近30万字的读书笔记进行总结提炼,用半年时间完成了《TEREX3307矿用汽车修理实用指南》的编撰,这也成为攀钢第一本职工自己编写的矿用汽车维修教材。
随着矿山采场大型矿用汽车升级换代,设备更加趋于大型化、电控化、智能化,这对矿用汽车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优化TR60矿用汽车的故障检测时间和准确率,蒋家国和班组职工组成攻关小组,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现场检测分析矿用汽车的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系统的运行参数,结合大量实验数据比对,(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