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昂/文 何仁江/图
近日,在钛材公司还蒸蒸馏作业区3号生产线现场,还原蒸馏炉操作工何勇胜在跟踪技改项目“反应器氯化镁排放管一体式改为分体式”的运行效果。何勇胜说:“项目技改后,目前运行效果良好。”氯化镁一体式排放管排放时易产生虹吸现象,造成氯化镁外溢的安全隐患被彻底解决了,这为产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这是何勇胜领办的“攀钢钛金属技能大师工作室”最新成果。今年,围绕新产线达产达效,他带领团队成员,结合生产实际,奋力攻关。截至目前,已先后实施“再生器对中空橡胶垫再生利用”等十多项技术攻关,为新产线降本增效和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
实际上,何勇胜是“半路出家”的还原蒸馏炉操作工。之前,他从事焊接工作18年。2010年,因工作需要,他来到还原蒸馏炉岗位。目前他主要负责产线工艺设备技改检修、材料计划、大型工器具管理等工作。
在工作中,何勇胜坚持立足实际,创新创效,为攀钢高端海绵钛生产作出了贡献。他针对新旧还原蒸馏产线制约海绵钛产量和质量的难点堵点,总结提炼的“蒸馏出炉充氩操作法”“降低蒸馏通道堵塞率操作法”推广后,规范了现场标准化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产品质量稳定提供了支撑。他自主设计并实施的“镁圈回收利用装置”项目,获得鞍钢集团职工“优秀创新项目”二等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的“还原氩气进出口气动阀改造”技改项目,获得鞍钢集团“发明创新”三等奖。参与的QC项目“提高海绵钛CL元素O级品合格率”获得四川省质量协会二等奖;六西格玛项目“降低蒸馏通道堵塞率”获得中国质量协会二等奖……
因工作业绩突出,何勇胜先后获得鞍钢集团“技术能手”等多个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获得“四川工匠”“四川技能大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