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17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传媒分公司出版   广告热线:0812-3396100  订阅电话:0812-3390029






2024年06月06日

诗词里的离别

★秦子越

从古至令,离愁别绪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总是会化作佳事美谈。古时众多描写离别的诗句流传至今,人们传颂的不是离别,而是美。无论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情深似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触目伤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豁达,还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凄凉唯美,无一例外让我们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在诗词中,离别不仅是一件单纯的人际交往,更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代表着古人的情思。《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写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表达了李煜对国势衰微的惆怅和对胞弟的相思之苦,无论是亡国之恨,还是亲人离散之苦,他都无可奈何。“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也许那是一个幽凉的春天,在清晨微风中摇曳的草叶上还残留着昨晚夜色的彷徨,树叶上摇摇晃晃的露水,不知是否有他抹下的泪珠。他是如此明白,春草啊,烧不尽,吹又生,缠缠绵绵,无止无休。最后也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一声苦涩的叹息,在时光中辗转多年,竟来到我们身边。我想一定有人伴着月色皎然,伴着诗词句章,斟酒举杯,如同千百年前词人一样,将一份凄美纳入心间。

为什么离别不能是一个契机,去触动真情,去邂逅相遇?这不是新奇的见解,而是早已被领悟的道理。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向我们道出了这种积极的离别情怀。

诗人挥洒笔墨,为离别写下的注释,不断影响着后世。为何千年前的足迹依然踏过今朝?因为“美”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灵魂永恒的追求。人们记述痛苦,描绘幸福,人们希望这世界变得更美。

诗人落墨,留下文化的倩影,流芳千古,永不消亡。

--> 2024-06-06 ★秦子越 1 1 攀钢日报 content_31720.html 1 诗词里的离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