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17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传媒分公司出版   广告热线:0812-3396100  订阅电话:0812-3390029






2024年07月11日

冶炼炙热铁水 报效祖国和人民

——追寻鞍钢第一任总技术顾问、本钢第一任总工程师靳树梁的足迹

修复炼铁一号高炉。

靳树梁

本钢日报记者 何涛

1949年7月9日,鞍钢在大白楼前举行盛大开工典礼,两万多名职工群众自发唱起《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声此起彼伏、慷慨激昂。

人群中,一个中年男人含着激动的泪水也在跟着歌唱。他就是鞍钢第一任总技术顾问、本钢第一任总工程师——靳树梁。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对于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鞍钢来说,有群极为重要的保护对象,那就是技术人员。解放鞍山当天,先头部队进入城区后,在鞍钢化工厂焦炉下和轧钢厂办公室里找到了一部分躲在此处的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派往鞍钢的技术人员,同时,国民党接管时期的六位协理(相当于经理)靳树梁、邵象华、杨树棠、李松堂、王之玺、毛鹤年也都被找到。2月20日,靳树梁和另外五位协理被安排在鞍山市区禁江屋旅馆保护起来。

1948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正式成立。全公司按照专业划分为8个部门,靳树梁协助负责公司全面业务,也是鞍山钢铁公司第一任总技术顾问。当初那些选择离开的技术专家也在靳树梁等六位协理的感召下纷纷从关内返回到了鞍钢。靳树梁曾经感叹道,鞍山钢铁公司是人民的,报效国家的一个全新时代开始了。

鞍钢开工之初,靳树梁运图纸的故事成为一个传奇。当时,鞍钢恢复生产需要图纸,而有一部分图纸被国民党运往北平秘密藏了起来。靳树梁为鞍钢建设献计献策,先是打通各关口,找到图纸的藏匿处,又找到看管图纸的联络人并将其策反,联络人表示愿意为鞍钢建设出力。靳树梁和解放军带着一队鞍钢工人星夜赶路,将图纸和人员一道从北平运回鞍山,使鞍钢建设有了技术方面的重要保障。

在靳树梁的组织下,鞍钢高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靳树梁的《小型炼铁炉之设计》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总结小型高炉设计的文章,开了研究先河。在鞍钢的高炉修复中,他的论文和理念派上用场,他的意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鞍钢“五百罗汉”历史研究者智春山告诉记者,那时的靳树梁真是拼了,跟一线工人连续几天几夜摸爬滚打在炉台,根本看不出他是总顾问、总工程师,靳树梁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将“铸铁块”成功化为滚烫的铁水。

靳树梁在本钢的故事同样精彩。

1949年上半年,靳树梁从鞍钢调任本溪煤铁公司任总工程师。在修复二号高炉时,遇到了炉基和中心线偏离两大技术难题,根治的方法只有拆除重建。但当时正是解放战争时期,恢复生产,支援前线,时不待人。靳树梁提出了“两借方针”,即从机械上用炉口唇圈垫偏垫的办法借过80毫米,再用偏砌耐火砖衬的办法借过120毫米,使高炉在最短时间修复。

1949年6月30日下午4时,本钢二号高炉正式点火,靳树梁和工人一起守候在炉旁,当风量加到每分钟500立方米时,空气柱与风口平台发生共振,使整个平台都震动起来,在场的人无不震惊。苏联专家罗马罗尔夫首先提出了解决办法:堵上出铁口。靳树梁不同意,他的意见是继续加风。

时任公司总经理杨维来到一铁厂,听取了苏联专家和靳树梁各自不同的意见后,最终采纳了靳树梁的意见。翌日,当风量达到定额值每分钟920立方米时,炉台纹丝不动。靳树梁凭自己的经验卓识和工友们闯过了这一险关,解决了本钢恢复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经过三个昼夜艰苦奋斗,1949年7月3日,二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

去年,靳树梁的孙子靳国强将爷爷在本钢的工作照捐给本钢文史馆,让本钢职工能更深入地了解靳树梁那段为新中国钢铁工业而奋斗的历史。

--> 2024-07-11 本钢日报记者 何涛 ——追寻鞍钢第一任总技术顾问、本钢第一任总工程师靳树梁的足迹 1 1 攀钢日报 content_32018.html 1 冶炼炙热铁水 报效祖国和人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