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17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传媒分公司出版   广告热线:0812-3396100  订阅电话:0812-3390029






2024年07月11日

“鞍钢的师父教会了我炼焦”

——听父辈讲述三线建设时期“三老带三新”的故事

胡友贵在金沙江边洗衣服。

三线建设者在深山中前进。

本报记者 胡毅

“鞍钢的师父教会了我炼焦技术!”这是我爸爸胡友贵偶尔会念叨的一句话。他今年80多岁,记忆力不是特别好,但对去鞍钢参加培训的事儿,还记得比较清楚。

每次提到去鞍钢学习,爸爸就特别感激他的小伙伴儿大左。大左姓江,因为是左撇子,得了一个“大左”的外号。大左的二舅最先得到上面招工的信息,第一时间给大左报了名。大左也拉我爸爸去报了名。

坐了汽车坐火车,走了几天几夜,他们终于到了鞍山,在立山区的一栋宿舍楼安顿了下来。12个人挤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爸爸也分到了一个床位。虽然很小,但也放下了他们几天的舟车劳顿。

“你们要听毛主席的话,要当支援三线建设的主力军,跟着鞍钢的师父学技术。三年后回去建设攀钢,攀钢需要你们。”带队领导特别强调了“需要”二字,让爸爸觉得自己这群年轻人很伟大。

我也觉得爸爸和他的工友很伟大。因为他给我讲的这些陈年旧事,发生在1966年。这一年,超10万大军汇集在金沙江畔,在一片不毛之地开山、修路、架桥,拉开了建设攀钢的大会战。

建设攀钢,是党中央为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建设大三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决策,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邓小平副总理亲自选址。为了加快攀钢的建设,1966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老基地带新基地、老厂矿带新厂矿、老工人带新工人的“三老带三新”的原则,决定将攀钢的生产准备改由鞍钢负责。

随即,鞍钢成立三线建设办公室,着手抽调人员配备班子。据史料记载,1968年6月24日,鞍钢首批21人到达攀枝花。到年底,共分7批调进领导和骨干415人,其中厂级干部45人、车间干部91人、一般干部(包括政工、技术和后勤人员)215人。1969年,鞍钢又有5000余人调进攀钢……

正是这段特殊的历史背景,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轨迹,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工业格局和工业化进程。而爸爸和他的工友,正是三线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鞍钢按照攀钢的生产需求和来鞍培训的人员情况,安排每个人的培训方向。爸爸被分配到焦化厂炼焦车间,培养方向是顶轮休,也就是在班组任何一个岗位出现空缺时,他都能顶上去,而这要求他必须熟悉炼焦车间的所有岗位。

在鞍钢师父的教导下,爸爸学会了推焦、结焦、熄焦、放焦等工作,他的工资也从每月6元慢慢涨到了每月20多元。

每当我们聊到这些事儿时,他总会感慨地说,那个时候条件不好,师父们都很辛苦。累活、脏活都靠人工完成,但收入并不高。每个月七八十块钱的工资,要管一家六七口人的吃、穿、用。他的师父常常用一斤细粮去换几斤高粱米,只是为了让家人可以多吃几餐。但不管多困难,师父对他却是大方的,逢年过节会请他到家里做客,给他包白面饺子……

三年相聚,终有一别。学习期满,爸爸和他的工友回到了攀钢。按照当年在鞍钢的培养方向,爸爸在攀钢顶了一辈子“轮休”,炼焦的所有操作岗位他都去顶过,毫无怨言、兢兢业业,获得的奖状糊了一墙……

写到这里,我已是泪光闪闪。回想爸爸辛勤工作的几十年,常常顾不上回家、背着饭盒到各个岗位流动……然而这一切在爸爸看来,又是难忘而美好的时光。无论是对鞍钢,还是攀钢,他都心怀一份单纯而执着的热爱,像柔软的五彩丝绳,无声地缠绕在我的手腕……

--> 2024-07-11 本报记者 胡毅 ——听父辈讲述三线建设时期“三老带三新”的故事 1 1 攀钢日报 content_32020.html 1 “鞍钢的师父教会了我炼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