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工电务作业区干部职工边学习边实践,在项目实施中不断锻炼和提升经营创效能力。
创新机制 答好市场经营题
在变革中,工电务作业区深刻认识到:机制活则企业兴。
在高效做好铁路运输安全保产任务的同时,该作业区初步建立起项目管理考核机制,经营创效逐步实现项目策划、费用预算、签订合同、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及费用结算“六步”流程化,实施由区工或专业负责人担任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合同签订、施工组织、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的项目负责制,有力支撑作业区转模式闯市场搞经营。
为了适应新经营模式,实施了《工程项目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提高了管理和工作效率。实施项目激励机制,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了由成本(费用)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
2023年,在攀钢钒炼钢厂1—3号转炉二次除尘改造项目中,该作业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承揽了其中40万元涉铁路搬迁工程项目。“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闯市场拿项目,我们在转向‘保产+创效’的模式中迈出了第一步。”吴学全说。之后,该作业区又承揽了攀钢钒新3号高炉节能环保改造配套项目等内外部项目11个。还在攀钢钒生铁库1号、2号道口硬化改造过程中,推行PTA合作经营模式,与西部物联仓储发运分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扩大了影响力。2023年,该作业区全年创收400多万元,实现从单纯“保产”向“保产+创效”经营华丽转变。今年上半年,该作业区承揽西渣场上游渣体边坡治理工程涉铁(路)工程、北部站103小二场改造等多个项目,超额完成上半年利润挑战目标。
主动作为 下好创效一盘棋
“2023年,我们接的第一个项目是检测分公司电力故障处置,全部核算完才624元,刚好保本。”吴学全说,如何控制好成本,提高创收能力,市场给我们上了一课。
当时,工电务作业区成本核算意识不强,对工程项目资质、合同、线上线下流程等概念模糊。针对这些短板,该作业区建立起成本管控体系,制定了合同降本、费控降本、修旧利废降本“三箭”齐发降本措施。在合同降本方面,重点实施集中规模采购,寻求替代材料,减少专用备件使用;在费用管控方面,做好检维修项目谈判和议价,将合同价格压降在合理区间,合理控制材料备件采购量;在修旧利废方面,对电动转辙机、手持机等高价值备件进行修复再利用。2023年,降低合同采购成本230万元,费控降本120万元,修旧利库降本101万元。今年上半年,降低合同采购成本41万元,费控降本105万元,修旧利废降本138万元。
“实施项目负责制,促使我们既要做好成本核算,又要组织好安全施工,确实很锻炼队伍。”该作业区电力信号专业项目负责人郭勇说,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大家创效的积极性,拓宽了创效的路子。去年,在攀钢钒新3号高炉节能环保改造等项目中,该作业区职工主动建议承接信号电缆铺设等项目。作业区提前介入,承揽了该项目。今年以来,在北部站103一场电气化改造中,职工积极参与其中的小二场改造和既有设备设施迁改项目,各项任务都在计划节点内完成。
目前,工电务作业区着力践行“五心铸盾保运输”党建品牌,不断创新载体和抓好融入中心工作,不断提升管理和创效能力,为建设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智慧物流企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