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云
年少读书时,从家到学校的那段路,上学放学我几乎都是一路小跑。
现与母亲聊天,偶尔聊到我上学时那段经历,母亲依然还是有些心酸心疼。她叹着气说:“你说那时候啊,日子过得怎么就那么难呢?好像什么难事都凑到一起了,田地不好种,愁一家两个大人四个孩子的吃穿,愁你们上学的学费……”
是的,那时候的日子过得真是艰难啊!作为种田人的母亲,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家外菜地稻田,播种除草收割,总有做不完的农活,家里养鸡喂猪又要占去许多时间,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缝缝补补……别的人家大多有爷爷奶奶帮衬着做一些家务活,我们家因为爷爷奶奶父亲过世得早,母亲少了帮手,孩子们就得比同龄人更早学着分担家务。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吵着和母亲“讨要”过奶奶,因为实在是羡慕小伙伴们被奶奶护着宠着的感觉。没有奶奶护着,路还走得不大稳的时候,我就得搬张板凳到灶台边学着洗一家人的碗筷。后来上学的时候,对于我的学习,母亲只提一个要求:上了学就要好好念书,成绩不好被留级就不要上学了。
小学离家近。我每天做完家务到学校,放学再从学校一路小跑着回家做家务,5年时间从未间断。
上中学后,学校离家就远了,要翻过一个小小的山坡,再穿过一大片田野。因为远近的村子只有这一所中学,每天早上上学路上很热闹,总是能碰到熟悉的同学或者邻居,结伴而行不觉路程漫长。有些家远的同学中午就在学校食堂吃饭,我还得往家赶,不仅要解决自己的午饭还要给全家人做饭。
每天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一响,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书本,急急忙忙地离开座位朝校门口走去。路上碰到班上的同学,会打一声招呼,有像我一样着急回家的同学就一同走。说是走,其实没走一会儿就加快了步伐,翻过小山坡后,就一路小跑起来。
奔跑在家与学校之间的路上,那些从身边倏忽而过的风景我也没有心情和时间去欣赏。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刚刚进入秋季的田间,农作物茂盛的姿态毫不逊于盛夏,自由生长的棉桃将田间塞得满满的,依然温热的空气里有棉絮的味道,地瓜绿茵茵的藤蔓爬满了四周……田间里都是正在忙碌的人。
而今,那些跑着去上学的时光已经过去三十年。时间过滤掉了许多艰辛,再次想起那些年跑在上学路上的自己,会有许多感动涌上心头——感谢那个年少的我,那个追着梦想一路向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