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邓春)“针对有限空间作业中存在的盲区死角,要立即落实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9月23日,股份公司攀枝花钒制品分公司设备室安全员吴虎城在检查有限空间作业时介绍说。这是该分公司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缩影。
该分公司制订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采取在办公区域和生产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宣传专栏、悬挂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确保所有职工应知尽知;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制订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方案,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严格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并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签字后存档;严格配备个人防护用品,配齐便携式测氧仪及专用机械通风设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现场监护人员及职责;在作业现场设置可移动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对有限空间内作业的气体、人员数量和状态等进行实时安全监管,确保现场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该分公司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督导并制止违章违规行为;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