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苟华蓉 文/图
“我们要坚持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文化理念,创新完善维修技能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12月6日,西昌钢钒维修中心党委举办一级经理及以下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参培人员热烈研讨交流发言。这是该中心党委集思广益,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实践的实招高招。
多管齐下,强化政治引领
该中心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结合维修人才培养工作特点,推动各类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探索开展“政治理论+安全知识、政治理论+专业技术知识、政治理论+新职工入职培训”等课程,一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每月下发党员学习资料,扎实推进“三会一课”以“政治理论学习+传达上级决策部署+业务技能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党员日常教育工作。以党纪学习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奏响时代强音”“以案说纪,清廉维修”、酒驾醉驾警示教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党日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日常教育,凝聚传承工匠精神的思想共识,增强职工思想道德素养,推动诚信维修、文明维修入脑入心见行动。今年以来,已收到服务单位表扬信13份、公司调度嘉奖令1次。
学以致用,培养紧缺人才
该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在岗人员持续减少、检修业务不断增加的实际,持续开发人力资源,优化工种结构,培养紧缺人才。
探索建立“增量、优化、提质”的兼工种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特种作业兼工种人才。基层班组一线职工兼工种比例达到70%以上,领先国内同行业,极大地提高了检修劳动效率。
针对基层班组工种结构不均衡,技术技能及管理人才紧缺的问题,该中心建立了紧缺工种(岗位)人才接替机制。对临近退休人员所在岗位,提前3至6个月进行后备人才选拔,组织目标人选进行“一对一”跟岗实践培训,推进关键岗位工作无缝衔接,平稳过渡。
针对部分持有兼工种电工、兼工种焊工资质证书人员实作技能不足的问题,分批次开展“以赛提技”活动,以“培训赋能+比赛验证”的方式,提升兼工种人才质量。
正负激励,激发学教动能
该中心深挖人力资源潜力,通过正负激励职工多干、快干、巧干,提升劳动效率,探索建立了以“多劳者多得,技多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为导向的工时绩效分配制度,配以跨区域奖惩制度,有效调动人力资源,切实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针对主工种高层次技能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创新制订《维修中心技能晋级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技能晋级正负激励。正激励树目标强奖励:给作业区党支部下达年度技能等级晋级总人数指标任务,按超出指标人数给予作业区党组织奖励;对职工个人技能晋级给予金额不等的一次性奖励。负激励压担子强约束:规定职工本(主)工种具备初级工认定申报条件(入职第二年)起,三年内未取得初级工技能等级,考核本人500元,另考核作业区60元/人,以此类推;每年底对“应晋级未晋”的人员和“晋级人数不达标”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兑现。
同时,建立师带徒连带奖励机制,对徒弟技能(职称)晋级、获得攀钢及以上技术技能竞赛较好成绩的师傅进行奖励,激发师傅传技授徒的内生动力。2024年,该中心技能等级晋级45人,其中高级技师1人、技师2人,高级工30人。
自强不息,培育核心人才
该中心加强培训硬件建设,先后对钳工、电工、焊工、起重工等4个实训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满足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技术技能大赛实作考试等要求,已成功承办攀钢2024年钳工技能等级晋级比赛。
该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以各工种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赛促培”,大力开展电工、钳工、起重工技能等级考前培训和职业技能竞技选手赛前培训,提升主工种技能“高、精、专”水平,助力职工技能(职称)晋级、竞技比赛获奖。2024年,该中心1名职工获评“沙钢杯”第十一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工项目“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1名职工获攀钢第四届青年技能大赛电工第一名,该中心获第五届“凉山工匠杯”暨“南丝路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