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17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传媒分公司出版   广告热线:0812-3396100  订阅电话:0812-3390029






2025年03月20日

七年磨砺铸就行业标杆

——攀钢密地选钛最优产线打造纪实

杨子昂 黎萍

今年1月7日,攀钢授予矿业公司选矿分公司密地选钛产线最优产线的殊荣。这一荣誉的背后,是选矿人长达7年的不懈拼搏与艰苦努力。自2017年攀钢启动打造最优工厂(产线)项目以来,密地选钛产线成为第二家获此殊荣的单位,标志着攀西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迈向新高度。

截至2024年底,密地选钛产线已成功铸就国内综合竞争力一流的地位。其单条产线规模位居国内首位,二氧化钛回收率在行业内独占鳌头,劳动生产率同样领先于同行。产量规模更是持续稳坐全国第一的宝座,累计盈利高达69亿元,经营成果显著超越同行,为攀钢在钛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树立了卓越典范。

坚定信念 全力打造最优产线

2017年,攀钢正式拉开密地选钛产线最优产线打造的大幕。围绕 “经营最优、技术最优、管理最优”的目标,构建起“4+3”指标体系,立志将其打造成国内综合竞争力首屈一指的最优选钛产线。

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综合性工程,涉及整套选矿流程、工艺装备、管理体系以及生产运营等多个关键环节。况且,密地选钛产线早在1979年就已建成投产,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老产线,改造难度超乎想象。

选矿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感慨道:“难度远超预期。打造最优选钛产线,需要优化粗选、微选等整个选矿工艺,虽然任务艰巨,但关乎选矿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动员全体员工全力以赴。”

为确保在2024年底如期完成打造最优产线的目标,该分公司确立了 “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废物排放少”的指导方针。随即成立打造最优产线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并设置推进办等五个专项小组,负责督促协调各项工作。同时,建立起推进重要事项审议机制、跟踪周月督检机制以及奖惩绩效机制,通过完善的制度化建设,实行挂图作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全面推动最优产线达标工作。

精益生产 深挖潜力促发展

打造最优产线,生产指标是关键。选矿分公司紧紧围绕“4+3”指标体系中的技术最优、管理最优两个维度,以及回收率等20个一级技经指标,全面贯彻鞍钢集团“双核+第三极”战略部署,积极践行攀钢“最优工厂”理念,以打造最优工厂(产线)为着力点,全面系统地梳理制约生产经营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标补差,有条不紊地推进整改工作。

从攻克技术“瓶颈”、升级装备水平、加强工序间协同合作、推行标准化作业等方面入手,不断改进和优化产线技术工艺,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深入挖掘产线潜力,持续提升技经指标。先后引入国内首台高压深锥型高效浓缩大井、国内首台工业应用的SLon-4000磁选机、行业首台涡型渐开线技术旋流器,并搭建MES系统及配套系统、发货物流系统、稀硫酸自动配制系统等智能化平台,推动设备向安全本质化、智能自动化、高效经济化方向发展。2024年,该选钛产线突发故障率降为零,为产能充分释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选矿分公司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建立起产量、质量、成本指标体系,将各项指标量化分解,严格实施标准化作业,促使选矿回收率不断提高。积极推动精益六西格玛与打造最优产线深度融合。7年来,共实施黑带项目7个、绿带项目13个,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00万元,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精益化生产。其中,2个黑带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项目成果奖。截至2024年底,该产线产量从初期的67.08万吨跃升至90万吨以上,回收率提升了16.7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领先水平,产量规模持续稳坐全国第一的交椅。

全员参与 塑造发展新优势

近期,在钛精矿生产线现场,第二届“攀钢十大青年创新人才”、粗选作业区生产丙班副班长周纯银常常与操作工田仁江交流生产运行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优化措施,提高产线产能。

打造最优产线,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7年来,选矿分公司始终坚持全员参与安全本质化、管理规范化、行为标准化、环境整洁化“四化”活动,以创建A级示范作业区为契机,实施“网格化”责任清单,全面推进现场环境改善,全方位提升现场环境治理水平。2021年,粗选作业区成功创建A级示范作业区,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员工创A的信心,形成了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下转二版)

--> 2025-03-20 杨子昂 黎萍 ——攀钢密地选钛最优产线打造纪实 1 1 攀钢日报 content_34107.html 1 七年磨砺铸就行业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