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姜敏 王谦 文/图
清晨,攀枝花的朝阳还未跃出群山,攀钢钒轨梁厂吊车运行单元电气点检员张翼已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穿梭在各起重设备的电气控制柜之间。这位扎根岗位十余年的点检员,以精湛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保证厂区起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该厂近几年推行的精益管理让他如获至宝,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促使他工作更加高效。
精益求精解难题
精益的基础就是认真,这正是张翼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工作态度。他每天穿梭在厂区各台吊车上,仔细检查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事们常说:“有张翼在,吊车设备的安全就有了保障。”他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擅长解决问题。面对吊车故障,他总是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排查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04号吊车是轨梁厂万能二线上不可或缺的“大力士”。由于使用频繁,吊车警示灯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张翼积极运用精益管理工具,通过连续数周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再结合统计数据提出了优化电路设计方案,彻底解决了警示灯频繁损坏的难题,提升了吊车运行的安全性。
“吊车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全局。”这是张翼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凭着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张翼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精准改善除顽疾
在一次例行点检中,张翼发现吊车的通信电缆插头因频繁插拔和受环境影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甚至损坏的情况,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还存在安全隐患。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他结合环境、振动、插拔频次等综合因素,提出了增设保护开关的方案。这一方案实施后,不仅延长了电缆插头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幅降低了故障率,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
“问题导向、环境适配、数据驱动”的设备改善逻辑,正是张翼在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凝练的精髓。精益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让他在电气点检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张翼巧妙平衡“经验值”与“数据流”,用“数据打底、经验点睛”的精益管理方法,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提供支撑。
精益理念谱新曲
作为一名技术骨干,张翼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热情。他利用网上资源和专业书籍给自己“充电”,提升专业技能。他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出多项创新改善方案,为轨梁厂精益管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对精益管理的深入学习,张翼的“精益之路”渐入佳境。他将精益管理工作分为萌芽期、验证期、推广期,带动吊车运行单元更多职工参与此项工作。在精益管理活动中,张翼累计提出10多项改善方案,涵盖了吊车设备、操作流程优化等多个方面,“百米吊车通信电缆插头增设保护开关”和“吊车运行警示灯电源改善”成为该厂精益管理的典型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