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笑竹
3月24日,工程公司修建分公司检修项目管理区域工程师秦睿带着记者,前往攀枝花盘江煤焦化有限公司的1号、2号焦炉。尚未靠近厂区,公路右侧那高大笔挺的管廊架便映入眼帘。一条条伸向主厂区的工辅原料运输管道皆被粉刷得焕然一新,在阳光的轻抚下,泛出温润的光泽。
“我们的工作便是对设备、厂房进行除锈涂漆,全力助推该公司超低排放项目顺利开展。瞧,那边!” 顺着秦睿手指的方向望去,在4米高的空中,油漆工彭武正稳稳地站在登高车作业台上。在尚未完成涂漆作业的管廊架支架前,他手持喷枪,紧紧锁定面前的支架。那喷枪仿佛与他的手浑然一体,随着他手腕的微微摆动,细腻的漆雾均匀地喷洒在支架上。转瞬之间,原本锈迹斑斑、陈旧黯淡的支架外壳,便焕发出明亮且柔和的光泽,仿若重获新生。放眼四周,还有10多位如同彭武这般的职工,在现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给设备除锈涂漆,不仅能美化外观,还能大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其运行效率。”(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