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任茂林)按照攀钢钒产业发展项目规划,攀钢钒提钒炼钢厂在进行生产调整后,对原料跨1、2部脱硫系统按下了“暂停键”,5月中旬正式开始项目升级改造。
该厂1、2部脱硫系统于2004年建成投产,配置3个喷吹工位、2个扒渣工位,在运行20多年间,年最大铁水预处理量仅超出设计能力的10%左右。由于该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相对较低、备件保供难度大、作业条件受限,导致深度脱硫能力不足,限制了品种钢生产规模,为生产组织及降成本增加了困难。为确保在铁水“先提钒、后脱硫”预处理工艺条件下进一步释放产能,满足1450热轧产线改造及产品结构调整后的品种钢规模需求,该系统升级改造被纳入了攀钢钒产业发展规划。
经过精心筹备,该厂3月份进行改造前期施工,5月中旬1、2部脱硫系统升级改造正式动工。该项目将在原料跨建成3套工位相互独立的脱硫扒渣系统,采用自动脱硫和自动扒渣技术,同步实施现有除尘系统、中控室以及能源介质辅助设施的改造等,大力提升装备自动化、数智化水平。项目改造完成后,可有效消除安全及环保风险,实现100%铁水“先提钒、后脱硫”生产运行管控,提升保产能力,优化物流运行,促进原辅料及能源消耗降低,减少生产运行成本,每年可多回收钒渣2500余吨,达到进一步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