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通过创新构建“材料基因设计—大数据仿真—中试转化”全链条体系,运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最终在2021年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新一代耐热钢部件国产化生产。
作为项目团队经理,张军以建设科研梯队、培养青年人才为己任。针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应用短板”,推行“双导师制”,形成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协同培养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每周技术沙龙上,他总会抛出“魔鬼问题”,如“实验室数据与生产线结果相悖时,如何追根溯源?”……在理论与实践“对撞”的氛围中,18人团队申请发明专利8项,走出3位省级专家,成为特钢材料领域的“梦之队”。
走进张军团队打造的中试基地,球形钛粉生产线银光闪烁。“我们生产的钛粉实现进口替代,价格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研发的高精度免清洗钛合金丝材,通过了客户严苛认证。”张军握着钛粉样品,眼中满是自信。